更新时间:2019-05-19 10:39:42
纳税筹划的内容包括避税筹划、节税筹划、规避“税收筹划陷阱”、转嫁筹划和实现涉税零风险五个方面。
避税筹划是(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),利用税法中的漏洞、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。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,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。
税收筹划与偷税有着本质的区别。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税收法规、税收政策做文章,这并不损害国家利益,相反,通过节税促进纳税单位发展生产,增强纳税单位的发展后劲,从而使税收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,对这种行为,政府是不应该反对的。偷税则是纳税人采取伪造、变造、隐匿、擅自销毁账簿或记账凭证,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、少列收入,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,故意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的行为。对偷税行为我国税收《征管法》做了严厉谴责,并制订了相应的处罚办法。因此,应正确理解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,对纳税项目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,以提高纳税人的经济效益,同时又不真正损害国家利益。作为国家所能做的应该是不断地完善税收法律规范,填补空白,堵塞漏洞,使得类似的情况不会再次发生,也就是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。
节税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在不破坏税法的前提下,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、免征额、减税、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惩罚等倾斜调控政策,通过对企业事先筹资、投资及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,达到少缴税,减少企业成本。这种筹划是纳税筹划的组成部分之一,这种方法是合理合法的,税务机关也是支持的。
规避“税收筹划陷阱”,是指企业被JQK了(就是在诱惑性下被骗了)地方跟你玩了一场文字游戏,先把你用返税利益吸引过来,然后不给你那么多或者干脆推脱不给,会把你一脚踹走,我们称为钩圈踢,千万要注意可能掉进国家设置的“纳税陷阱”,从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。 。
税收转嫁筹划,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,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。由于通过转嫁筹划能够实现降低自身税负的目标,因此我们也将其列入纳税筹划的范畴。
涉税零风险,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,纳税申报正确,税款缴纳及时、足额,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,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,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。这种状态的实现,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,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,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,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。
当谈及进行纳税筹划,一般人都认为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对经营、投资、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,在运用各种方法政策直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的行为,其实这种认识是相当的片面的。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,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收。因为,这也相当于在涉税零风险中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,笔者认为,实现涉税零风险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内容。